教育學部分
一、選擇題:1-12小題,每小題2分,共24分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。
1.對教育學研究對象的科學表述是( )
A.研究教育事件與教育經(jīng)驗,探索教育理念
B.研究教育方針與教育政策,制定教育法規(guī)
C.研究教育現(xiàn)象與教育問題,揭示教育規(guī)律
D.研究德育案例與教學案例,總結(jié)教育經(jīng)驗
2.近代教育史上,高度評價教育對社會、對人發(fā)展的作用,并把教師譽為“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(yè)”的教育家是( )
A.夸美紐斯
B.洛克
C.赫爾巴特
D.杜威
3.我國古代教育家提出的“因材施教”“循序漸進”等教育原則,對于當今教育仍然適用,它并未隨著社會生產(chǎn)方式的變化而改變。這說明教育具有( )
A.歷史性
B.社會性
C.個體差異性
D.相對獨立性
4.當前我國教育方針中明確規(guī)定的教育目的是( )
A.培養(yǎng)有社會主義覺悟的、有文化的勞動者
B.培養(yǎng)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
C.培養(yǎng)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“四有”新人
D.培養(yǎng)德智體美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
5.我國1922年頒布、以美國學制為藍本,一直沿用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學制是( )
A.壬寅學制
B.癸卯學制
C.壬戌學制
D.壬子癸丑學制
6.教師勞動的對象是千差萬別、活生生的個體,對他們的教育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。這體現(xiàn)了教師勞動的哪一特點?( )
A.長期性與間接性
B.復雜性與創(chuàng)造性
C.主體性與示范性
D.連續(xù)性與廣延性
7.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(jù)是( )
A.課程目標
B.課程計劃
C.課程標準
D.課程類型
8.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出的“三維”課程目標是( )
A.知識與技能、過程與方法、情感態(tài)度與價值觀
B.知識與技能、理念與實踐、理想信念與價值觀
C.知識與技能、創(chuàng)新與實踐、情感態(tài)度與科學觀
D.知識與技能、理解與運用、人生觀與價值觀
9.魏老師在課堂教學中,要求學生運用學具,通過撥動鐘面上的時針、分針和秒針來認識時間。魏老師的教學體現(xiàn)了哪一教學原則?( )
A.啟發(fā)性
B.直觀性
C.鞏固性
D.循序漸進
10.通過中考、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方式屬于( )
A.診斷性評價
B.形成性評價
C.終結(jié)性評價
D.發(fā)展性評價
11.德育過程是教育者促使學生思想內(nèi)部矛盾斗爭的過程,其中的主要矛盾是( )
A.學生道德認識深與淺的矛盾
B.學生道德認識多與少的矛盾
C.學生道德認識正確與錯誤的矛盾
D.社會道德要求與學生自身品德基礎的矛盾
12.學校德育的基本途徑是( )
A.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
B.課外與校外活動
C.共青團與少先隊活動
D.生產(chǎn)勞動與其他社會實踐
二、辨析題:13-14小題,每小題6分,共12分。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,然后說明理由。
13.我國明確規(guī)定當前九年制義務教育須實行“六三”分段。
14.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識,其能力自然就會得到發(fā)展。
三、簡答題:15-17小題,每小題8分,共24分。
15.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現(xiàn)在哪些方面?
16.簡述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(fā)展學說的基本內(nèi)容。
17.我國中小學德育應貫徹哪些主要原則?
四、論述題:18小題,15分。
18.閱讀下列案例,并回答問題。
馬老師在“燃燒與滅火”一課的備課中,反思以往學生在學習該內(nèi)容時存在的問題,深深認識到“燃燒與滅火”雖然是生活中常見的現(xiàn)象,但僅僅通過課本和幾個實驗,不利于學生獲得豐富完整的體驗和認識,難以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。于是,馬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,除講解相關的知識外,還通過網(wǎng)絡圖片、動畫、視頻材料等教學資源,使學生對“燃燒的條件““滅火的原理”“燃燒的利與弊”火災預防和安全救護”“消防安全標志”“滅火器”“火場逃生”等知識有一個全面感性的認識。最后,組織學生對本課主題進行討論,使學生既掌握了完全的知識和理論,又開闊了眼界,增強了安全意識,發(fā)展了科學素養(yǎng)。
【問題】請依據(jù)教學過程的某些規(guī)律或教學原則,對馬老師的教學進行評析。
心理學部分
五、選擇題:19-30小題,每小題2分,共24分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。
19.認為心理學應當研究無意識現(xiàn)象的流派是( )
A.機能主義心理學
B.精神分析心理學
C.格式塔心理學
D.人本主義心理學
20.“說明心理與行為產(chǎn)生的原因、分析心理與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”所體現(xiàn)的心理學研究目標是( )
A.陳述
B.解釋
C.預測
D.控制
21.下列選項中,不屬于內(nèi)部感覺的是( )
A.運動覺
B.機體覺
C.平衡覺
D.視覺
22.“思維著的知覺”指的是( )
A.觀察
B.判斷
C.推理
D.表象
23.能夠同時把心理活動指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對象或活動的注意品質(zhì)稱為( )
A.注意的穩(wěn)定性
B.注意的廣度
C.注意的分配
D.注意的轉(zhuǎn)移
24.具有鮮明的直觀性并以表象的形式儲存的記憶是( )
A.形象記憶
B.語義記憶
C.動作記憶
D.情緒記憶
25.讀了《紅樓夢》中對王熙鳳“一雙丹鳳三角眼,兩彎柳葉吊稍眉”的描述,頭腦中浮現(xiàn)出她的形象。這種心理過程屬于( )
A.感覺
B.記憶
C.想象
D.思維
26.個人因擔心某種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脅的出現(xiàn)而產(chǎn)生的不愉快情緒是( )
A.抑郁
B.憤怒
C.狂躁
D.焦慮
27.缺乏主見、易受他人影響者,或者盲目地自主決定、一意孤行的人,所缺乏的意志品質(zhì)是( )
A.自覺性
B.果斷性
C.堅持性
D.自制性
28.通過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或行為傾向的方法是( )
A.直接強化
B.自我強化
C.替代強化
D.間隔強化
29.不依賴文化和知識背景,主要用于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是( )
A.晶體智力
B.流體智力
C.經(jīng)驗智力
D.情境智力
30.某人認為自己有什么樣的言行與需要,別人也一定有什么樣的言行與需要。這種現(xiàn)象所體現(xiàn)的是( )
A.刻板印象
B.首因效應
C.暈輪效應
D.投射傾向
六、辨析題:31-32小題,每小題6分,共12分。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,然后說明理由。
31.心理健康與個體心理活動達到的功能狀態(tài)無關。
32.任何技能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。
七、簡答題:33-35小題,每小題8分,共24分。
33.簡述引起和維持隨意注意的原因。
34.簡述短時記憶的特點。
35.簡述四種典型的氣質(zhì)類型及其特點。
八、論述題:36小題,15分。
36.試述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因素。
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